转调的理论与实践(十七)

2019-06-18 09:29:48      点击:

    第三章 转调的原理及写作

    从调的工能及工能发展角度看,离调是在“功能交替”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而转调又是由离调的延续巩固而形成的。“功能交替”是原调中和声根音四度上行的解决性强进行。在自然调式角度看,属于调式交替,也属于广义的转调。

    功能交替的激化、超出原来音阶范围,形成附属功能进行或离调。当进入新调、又延续着在新调中巩固,就称为转调。这是一种调式与和声功能运动的发展过程。(一个调性的巩固、常用终止式性的进行。)

    一、转调乐句

    在一个乐句或乐段内部,自一个调(原调)经过调性的明确(原调的陈述),然后进入新调,最后巩固在新调,这样就形成一个转调的乐句或乐段。这个过程的主要的基本环节有三个,如果把从属环节也包括进去,它的完整过程可能有五个。(实例可见文后副谱:贝多芬作品14之2,舒曼《梦幻曲》第二乐章)。从以上两公式看来,转调的过程都应有这样三个环节:1、原调的呈示,不同程度的调性明确。2、新调的进入不同程度的调性建立。3、新调的巩固。在乐句的开始,原调调性需要明确,对于一个通常的转调乐句是需要的。如果原调调性不明确,就不能产生明确的转调印象。

    所谓原调的明确或巩固,是要求对本调调式功能有所呈示,因为是乐句或乐段的开始、本调的印象的容易建立,它的最低的条件,应是包括主功能,其次如果比较完备,应是包括属主两种功能,而更较完备就应包括三种功能(T.S.D)它的功能序列也是多样的,但并不一定需要终止式序列。

    普通情况是由静而逐步运动,也就是说从T开始,它的序列可以是T-S-D,也可以是T-D-S。简略时,也许是T-D或T-S,也不排除由运动功能开始的可能,如S-D或D-S或D-S-T等等序列。

    原调既经明确或巩固,即可连贯的进入新调。如果新调的建立过程过短,也就形成离调的印象。如果不要仅仅形成离调,就应继续巩固新调。

    所以在新调中,常见到有“进入”和“巩固”两个过程。或者最简单的情况,如只有一个过程形成转调,就要用一个较完整的终止式(复式终止式)来巩固新调。例如在第五章谱中、肖邦的《前奏曲》中,可以见到在一个乐汇之内,用一个终止式完成一个新调的过程。

    如果转调在第二乐句或第二乐段开始,也可见到第一个环节被省略的情况。实例可见第五乐章的《国际歌》。

QQ咨询
点我咨询
QQ咨询
点我咨询
加微信咨询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