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的理论与实践(十六)

2019-06-11 08:33:31      点击:

    三、调性变化的手段

   在以上许多例子中已经看到多种手段进行调转变的样式。这包括着广义的转调和狭义的转调诸多情况。这里只简括归纳一下。

   1、在一般的乐段的和声序列中的转调,多属于狭义的转调。可在以上例子中看到由原调进入新调,只进行一次转调。其中有的是离调或在句尾转调,(如门德尔松的《无言歌》作品44号的例子),也有比较巩固的转调(如贝多芬《奏鸣曲》作品14号的例子),还有在乐段或乐句内部多次转调的例子。(如《梦幻曲》的中段)。这些转调却是在一个和声进行序列之内的转调。这种“狭义的”,“专业所指”的转调将在下一章具体讲述。

   2、换调或调性对置:这种手段同样使音乐中调性形成变化。不过在两个调性之间没有一个连贯的和声序列。前面已经举过例子。这时普通的、狭义的转调完全不同的手法。这就不属于在转调过程的论述中讨论范围。

    3、模进移调:在作品的情绪变化、高涨片段最常用的和声手段就是模进移调。这就是用一个原始音组、经过移位而转以调性,它的音组之内,和声有一定的序列表现了调性的功能及色彩,在另一个移调的音组中,则在新调中重复或基本重复第一个原始音组中的和声序列。这种手法在奏鸣曲的展开段是大量应用的。但也在其他曲式部分中使用。甚至在简单的乐段中也可能使用,例如以上所引肖邦《前奏曲》的例子就可看到。但是这些模进性音组内部有:合理的“和声序列”而不同模进音组之间只是移位关系这个调性变化的手法就不属于本文重点研究的“转调”过程了。

    4、直接转调或突然转调:

    直接转调或突然转调是使用某单一变音和弦、由于等音关系或增音和弦等的强进行而直接进入新调的。这种手法常是意外的或代用的功能进行。又常在进入远关系调。在音响造成新鲜的、突然的感觉。这个突然或直接的转调过程,也有时结合着上行或下行模进来形成的。含有增音程的和弦是有强倾向的动力和弦,所以常见。例如A、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第90至92小节。

     第91小节的降三音的IV是从降a小调或降A和声大调引来的“渗透性”变音和弦。它的使用产生了意外音响,有“对置”性。降A大调的降三音的IV等于A大调的III,是等和弦的突然转调。

     B、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第二乐章,第27至31小节。

    C、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第一乐章第239至244小节。在第242小节中,将e小调的I等于b小调的降七音的属七和弦。由这个等音关系迅速、突然转入后调。

QQ咨询
点我咨询
QQ咨询
点我咨询
加微信咨询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