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二十七)
2018-09-04 08:35:04 点击:
和其他三类乐器一样,击奏乐器也可分为直接发音和间接发音类。直接发音指演奏者本人作出击鼓动作或通过棍棒、绳索、机械装置作出敲击动作,并能直接控制发音次数的乐器。间接发音则为演奏者不直接敲击发音体,而是通过乐器自己个部分之间的撞击发声。因此演奏者不能直接控制每一单独发出的声音。前者如高山族的杵,后者如藏族的法铃。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乐器乐曲包括独奏曲和合奏曲两大部分。独奏曲乐器的种类分为吹奏乐器独奏、拉奏乐器独奏、击奏乐器独奏和弹奏乐器独奏四种;合奏曲又分为同类乐器组合而构成的吹奏乐、拉奏乐、弹奏乐和锣鼓乐和不同类乐器组合构成的吹打乐、弦索乐、丝竹乐等。土家族的打溜子、纳西族的白沙细乐、彝族的洞经音乐、维吾尔族的那格拉、景颇族的文邦木宽以及苗、瑶、侗、壮等民族的芦笙乐和铜鼓乐都是著名的器乐演奏形式。
三、歌舞音乐
我国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民间歌舞品种纷繁,音乐风格也各不相同。民间歌舞历史悠久,是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从音乐和舞蹈结合方式的角度,可将民间歌舞划为三类:鼓舞、跳乐、踏歌。
鼓舞是以击奏乐器伴奏,踏节而舞的形式,由于我国的击奏乐器中,鼓的种类和样式最多,又常用以舞蹈伴奏,故称此类歌舞为鼓舞。鼓舞的历史很长,《虞书·穆陶谟》中便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可见在远古时,鼓舞就已经出现了。鼓舞一般用鼓作为主要伴奏乐器,配以其他击奏乐器。在鼓舞中,鼓以特有的音色和节奏,在舞蹈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流行的鼓舞有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的手鼓舞,壮族的蜂鼓舞、扁担舞,苗、瑶、黎、水、彝族等的铜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等。
- 上一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二十八) [2018-09-11]
-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二十六) [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