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二十五)
2018-08-21 08:42:01 点击:
吹奏乐器在我国乐器发展史上是出现的比较早的一套乐器。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龠、和(小笙)、竽等吹奏乐器名称的出现。《吕氏春秋》《遇合篇》中说“客有以吹籁见越王者”,浙江绍兴306号战国墓铜屋模型内的奏乐者中,也铸有一人双手捧笙,作吹奏状。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越人就已经使用这类乐器了。
吹奏乐器中的体鸣、膜鸣和弦鸣类可以苗族的木叶、侗族的竹膜管和蒙古族在为母骆驼演奏时用的雅托歌为例,但这类乐器中最多的还是气鸣乐器。吹奏气鸣乐器又分气流不被打断,空气柱直接震动产生驻波发音的直接吹奏气鸣乐器和气流通过激发器后形成驻波发音的间接吹奏气鸣乐器两类。前者如景颇族的土良、哈萨克族的斯布斯额、高山族的鼻萧、蒙古族的笛子等;后者有苗族的姊妹萧、土家族的冬冬奎、黎族的荜达、西南各民族的芦笙、哈尼族的巴乌、维吾尔族的巴拉曼等。
目前已知的拉奏乐器有拉奏体鸣和拉奏弦鸣乐器两类,前者如俄罗斯族的乐锯和藏族的拉线口弦,后者的种类比较多,大多属于有附加共鸣箱的间接拉奏弦鸣乐器,五共鸣箱的直接拉奏弦鸣乐器很罕见。间接拉奏弦鸣乐器可分为演奏时乐器置于人体某部分上的和演奏时乐器不放置在人体上的两种。前一种乐器,因为最初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故汉语中统称胡琴。比较著名的少数民族拉奏乐器有蒙古族的马头琴、维吾尔族的萨塔尔、艾捷克、壮族的马骨胡、侗族的牛腿琴和哈萨克族的霍布斯等。
- 上一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二十六) [2018-08-30]
-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二十四) [2018-08-04]